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CQU),簡稱重大,位于中國重慶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學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為卓越大學聯盟、一帶一路高校聯盟、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國優計劃”首批試點高校。
學校創辦于1929年,到20世紀40年代發展成為文理工商法醫各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1952年調整為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改革開放后,學校進行了全面的恢復調整和改革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2000年,原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重慶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重慶大學推動新工科建設成果共享共建,總結凝練新工科建設經驗。截至2024年5月,其聯合申報的“新工科教育”項目獲得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牽頭申報的“學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設計、個性發展—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重大經驗’”項目獲得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23年7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重慶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獲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此外,重慶大學等高校聯合申報的“新工科教育”榮獲特等獎,重慶大學與兄弟高校、企業合作完成成果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的院校和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是中波大學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截至2024年5月,重慶大學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擁有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各類國際合作平臺近20個。創新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推進研究生全球學術課程、全球學術前沿學科系列講座項目,鼓勵支持師生出國(境)訪學交流,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致力于中華文化推廣,設有泰國勿洞孔子學院、意大利比薩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孔子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積極打造“留學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課碩博項目45個、全英文授課課程300余門。
重慶大學是“一帶一路高校聯盟”“中俄‘兩河流域’高校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波大學聯盟”等國際聯盟組織成員高校。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國家政要、知名人士、國際知名大學校長先后來校訪問,諾貝爾獎獲得者John Hall、Ada Yonath、Robert Mundell、George F.Smoot、Albert Fert、Danielle Shechtman、Kenneth J.Arrow、James Mirrlees及Akira Suzuki等國際知名學者多次來訪講學。
截至2024年5月,重慶大學新增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38個,有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科技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1個,其它部委平臺5個。
截至2024年5月,重慶大學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3260項(其中牽頭千萬元級以上重大項目65項),榮獲國家獎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11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Nature》《Science》正刊論文等均取得歷史性突破,科研總經費2023年達到32.9億元。
大學院校、研究院、客戶多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