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BUAA),位于中國首都北京市,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高校,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由清華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名為北京航空學院。1959年5月成為中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1981年11月成為中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8年4月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9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1年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10年,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2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2020年1月,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強基計劃”)。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杭州國際校園總占地面積約4000畝;學校有在校生37706人,教職工6155人;設有40個教學科研機構,80個本科專業;有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截至2024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擁有36個一級學科,其中3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領域具有引領優勢,高峰學科占博士點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優勢突出、理工文醫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續引領的學科發展新格局,國防科技主干學科穩居國內一流水平。
截至2024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具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3個,作為副主任單位承建2個國家實驗室,參與8個國家實驗室建設。獲批建設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另有10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4個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1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截至2024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頭承擔“機載”“高分”等百余項重大任務,在無人機、增材制造、發動機葉片涂層、緊縮場、電磁兼容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攻克難題,學校團隊參與論證并助力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十五”以來,共獲國家三大科技獎勵80項,2004年以來獲得1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十三五”以來,主持獲得含2項特等獎、21項一等獎在內的國防科學技術獎61項。以18篇Nature和Science論文為代表的原創成果在熱電材料、磁存儲材料、仿生智能界面等領域引領國際學術前沿。與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發動機等國家重點骨干企業開展戰略合作。聯合中國工程院成立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打造中國航空工程科技領域首個國家級智庫。
大學院校、研究院、客戶多家合作